0 0 0

陆游的乡村世界

浮生若舢
3天前 16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陆游的乡村世界」,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陆游的乡村世界 作者: 包伟民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鸣沙 出版年: 2020-9 页数: 242 定价: 7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鸣沙 ISBN: 9787520168298

内容简介

《陆游的乡村世界》一书试图利用陆游的诗篇为主要资料,来展示南宋时期浙东山阴、会稽地区的乡村社会。除引言与结论外,全书共分六章,侧重于历史叙述,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1)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2)关于士人在乡村的社会角色的某些侧面,(3)由陆游所感知与描述的当时农村基层社会的一些基本生活场景。本书的写作在恪守学术规范、努力从深入观察生活的细节中发现更多历史真相的同时,尽可能用平易的语言和相对全面的知识,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

包伟民,汉族,出生于1956年,浙江宁波人。198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出版著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

网友热评

䶮虓: 中国人心里边这串田园牧歌的精神代码,大部分都是在宋朝写成的。为什么呢?因为就在宋代,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乡村模式的定型。中国的乡村,尤其是江南的乡村,在宋代开发得差不多了,它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都基本成型。 第二件事,是有关乡村的文化想象定型。主导这件事的,主要是宋代的文人。当时,很多文人不做官的时候,会生活在乡村,他们用诗来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我们印象里渔樵耕读、田园牧歌的乡村,就是在他们的诗中定型,成为一种共同的想象。 斯弥: 我是因为想了解一下“菰米”的时候发现陆游写了很多关于菰米的诗,然后寻到这一本书想了解一下背景,结果发现此书里没有提到过菰米。但是陆游真的超爱吃菰米呀! 波兰来客: 在方法论上,包伟民是通过陆游的诗词来观察和想象南宋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诗词中描绘的乡村世界只是作为已有的乡村社会研究、已知的乡村社会景象基础之上的辅助和补充而已,而非由作为“史料”的诗词来直接推论证明乡村世界的真实景象。所以在阅读体验中,陆游的诗词固属文学作品,而这部小书同样偏于文学而非史学。 中世与近世之间: 本书意图通过解读陆游的诗文,以观察南宋时期浙东地区的农村社会。包公认为宋代奠定了传统中国的聚落分布基本格局的基础,本书涉及乡村基层管理、经济、饮食、市场、日常生活等方面,作者的关怀挺大的,如南宋时期开创帝制晚期乡村市场的雏形,儒学为核心的精英文化向基层社会的渗透等问题。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本书仍然是一篇文章的容量,即便把陆游的诗文去掉也不至影响全书论断,因而这种视角稍显鸡肋,作者在引言中便指出从文学作品中挖掘历史信息的难度,但个人觉得真正的难度是从中挖掘有深度的东西。 打死也不说: 甚为欣喜。在一首首清新自然的田园诗中,了解宋朝的乡村世界,读着不累,清爽的画面感十足。全书的最后一段亦发人深思。感谢包老师。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区域开发:湖山处处有诗材 (一)山会平原 (二)田野聚落 (三)别业庄园 第二章乡里社会:男丁共结春耕耦 (一)家国之间 (二)乡都亭长 (三)邻里世旧 第三章农业经济:稻未分秧麦已秋 (一)农耕产业 (二)蚕麦俱收 (三)躬耕百亩 第四章饮食生计:从来楚俗惯鱼餐 (一)三餐米面 (二)肉食菜羹 (三)安身家业 第五章商贸聚集:村店堆盘豆荚肥 (一)米盐之市 (二)犬吠船归 (三)交易内容 第六章乡居生活:垫巾风度人争看 (一)四方书问 (二)八世为儒 (三)社会角色 结语 后记

陆游的乡村世界"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穿心文曜
  • 不爱我拉倒啦
  • 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 elsa(爱尔莎)
  • 忘记你是我的新志愿
  • 一支云烟
  • 杀伐无由
  • 何为帝王
  • 说你太烂像是我在夸你
  • 收穫
  • 多怕感情不堪一击
  • 没能再见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