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毒堇之杯

时光静好,彼此安好
1天前 15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毒堇之杯」,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毒堇之杯 作者: [英] 贝塔妮·休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苏格拉底、希腊黄金时代与正当的生活 原作名: The Hemlock Cup: Socrates, Athen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Good Life 译者: 李磊 出版年: 2023-12 页数: 618 定价: 12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2524344

内容简介

探寻被偶像化之前的苏格拉底 以这位伟大思想家充满爱与热情的一生 讲述雅典娜之城的权力、财富、战争与衰亡的史诗 --------------------------------------------------------- ◎内容简介 公元前399年5月的一天,日头轻快地升上彭特利山,500名雅典公民匆匆穿过泥砖房、公共澡堂和雅典娜胜利神庙,直奔宗教法庭。他们将要审判一位特立独行的老人——苏格拉底。他被控“不敬神”和“腐化青年”,很可能被判处死刑。因此,他必须站在陪审团面前,为自己的生命辩护。 苏格拉底的一生动荡不安。他从卑微的石匠之子成长为一名战士和一位哲学家。他没有在恢弘壮丽的学园、宫廷里思考,却在鞋匠店里演讲。他喜欢在雅典街头赤脚漫步,随机向人提问,质疑习以为常的观念。他担心追求富足会招致盲目的享乐主义,而“民主”则会沦为争斗的托辞。他关心生命和真理,关心美德是什么。 然而,这个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却没有留下任何书面文字,他本人始终是一个谜团。为了还原他的一生,贝塔妮·休斯走遍希腊的考古现场,带我们来到古代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工匠,参观热闹非凡的市政广场,走进举办大赛的竞技场,参与雅典神圣的宗教节日,重构苏格拉底生活过的世界。 最后,苏格拉底迎来的是一杯毒酒,等待雅典引以为傲之文明的却是战争、内讧和衰败,是古典精神的堕落。苏格拉底问道:我去死,你们去生,哪个更好?何为正当的生活?如果我们不幸福,城墙、战舰和恢弘的雕像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文明的大哉问。 --------------------------------------------------------- ◎作品看点 ★打破单维度、抽象化的刻板印象,寻找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苏格拉底 关于苏格拉底的记载只鳞片爪,他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只是一个偶像、一些耳熟能详的只言片语,或者是勇敢地反对不公正社会的象征符号。然而,真实的苏格拉底是石匠与接产妇的儿子,出生于雅典城外的边缘地区,面貌丑陋、大腹便便,一年四季只穿一件破旧长袍。他曾披甲执盾,作为一名战士奔赴战场,也曾与漂亮的男孩亚西比得成为情人。他明白自身的脆弱和愚蠢,智慧、正义却也不乏自我陶醉、滑稽和喜剧性。他像许许多多普通人一样生活并热爱着世界,只是他从不放弃思考与追问,永远寻求着真理、美德与良好的生活。 ★一部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开始到结束、雅典民主从建立到衰败的恢弘史诗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最悲壮的战争,也是西方文明的转折点。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场希腊世界最大的内战期间,目睹了雅典民主的兴盛与衰落,观察着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希波战争的胜利鼓舞了雅典人,让自由与民主成为雅典人民的骄傲,但随后发生的德里昂之战、米洛斯屠杀、西西里远征、阿吉纽西战役以及三十僭主政变等事件,却让雅典民主一步一步走向残暴与疯狂。本书对雅典历史上转折性事件的梳理,让苏格拉底的一生与雅典民主的堕落成为相互交织的两条主线,在精彩的历史叙事中展现出战争的残酷、民主的脆弱、自由的珍贵和智慧的力量。 ★以大量考古新材料,还原苏格拉底的生活世界 哲学史通常强调苏格拉底赞扬灵魂而贬抑肉身,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将物质身体与哲学思考分开,反而热情地体验着现实生活。为了更贴近苏格拉底,作者追随他的脚步穿越希腊大陆,观察苏格拉底本人可能见过的自然风景和城市景观,感受他可能体验过的声音和气味,寻找他可能在雅典使用过或见过的物品(考古发掘出的硬币、建筑遗迹、莎草纸、工具、香料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考古发现和文献等各类材料,本书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大量场景化描述,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探索苏格拉底所处的物质景观,并由此想象他的生活。 ★以雅典人的视角,再现“苏格拉底审判”背后的复杂历史 苏格拉底之死是思想史上最著名的死亡之一,标志着民主雅典的衰落与希腊黄金时代的消逝,也深刻影响着后世无数思想家与艺术家。本书以苏格拉底审判为起点和终点,通过还原雅典的现实政治、相互冲突的理念、独特的法律体系和宗教思想,试图以雅典人的视角呈现苏格拉底审判及其死亡时的基调、氛围、味道、气息,以及涌动的暗流。苏格拉底的一生都对雅典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而说到底,正是他对人类的热爱促成了他的死亡。他至死都仍相信,我们所有人都值得更加良善的生活。 ★重构群星璀璨的古雅典,全方位展现那逝去的黄金时代 苏格拉底生活在“希腊奇迹”年代,雅典崭新的圆顶会议厅和雅典娜青铜像拔地而起,这座繁荣的城邦控制着庞大的“提洛同盟”,并使财富充满了帕特农神庙。剧作家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历史学家色诺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巴门尼德、芝诺、德谟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等群星聚集在雅典,创造出无数的艺术、文学与哲学珍品。本书描述了一个辉煌的雅典黄金时代,遍览其深广的军事、文化和社会景观,呈现古典时代最伟大的城市之一——古雅典那繁忙、神奇、悲惨的70年。 ★入围英国作家协会奖,《纽约时报》畅销书,被多家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 ◎推荐语 这部杰作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生动的政治和社会史。贝塔妮·休斯唤醒了一座沉浸在变革中的城市,回顾民主、新财富和权力的黄金时代,进入一个饱受战争和内斗折磨的世纪……(她)描绘了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了不起的怪人的画面,赤脚在街上漫步,与陌生人交谈,拒绝顺从……(这本书)是当今的一座有关古典哲学与艺术的充满趣味性的灯塔。 ——英国《泰晤士报》 休斯提供的是更为重要的东西:苏格拉底的一生和他的时代,质感丰富、氛围感十足,令人回味无穷,使这个人成为所有哲学家中最神秘的一个。 在本书的结尾,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和闻到这个男人,发现他所有的怪癖和弱点,以及受到质疑的才华。 ——美国《纽约时报》 休斯散文式的写法有如富有文学色彩的电脑成像,为读者再现了古典城市的喧嚣和炫目多彩……有时我们会在她的带领下穿过现代雅典的街道,有时穿过考古遗址,有时进入博物馆的地下室,那里隐藏着稀有的宝藏。她不遗余力地展示栩栩如生的苏格拉底的世界,她的作品真正地体现了生动的古希腊风貌。 ——英国《观察家报》

作者简介

作者: 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专长于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与文化,长年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任教,亦为伦敦古物家协会会员、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员、伦敦新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等,曾任奥兰治小说奖主席、布克国际小说奖主席,获评BBC100位全球女性之一,获颁希腊金十字皇家勋章、国际新闻奖、大英帝国勋章、英国历史学会的诺顿梅德利科历史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颁海伦娜·瓦兹·德席尔瓦欧洲文化遗产奖的女性。 译者: 李磊,人文社科类图书译者,译有《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对民主之恨》《金斯伯格访谈录:RBG给未来世代的声音》《汉娜·阿伦特:爱与恶》《岛上寻星》等。

网友热评

鼻涕牛儿: 作者的叙事手法和高超的叙事能力让这本书读起来十分过瘾。借用考古证据和史料研究生动地还原了轴心时代天才辈出的雅典城邦,芝诺、巴门尼德在城里游走、伯里克利在发表演说、索福克勒斯的戏剧正在排演,而本书的主人公光着脚丫穿着经年累月不换的夏季斗篷在大街小巷找人唠嗑。把苏格拉底的个人命运嵌入那个时代雅典城邦的大历史,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历史现场,耳边彷佛能听到小贩沿街叫卖声、演讲中群情激愤的呼喊、戏剧演出时的嬉笑怒骂,看见体育场里光着身子锻炼肌肉的秀美青年、看见战场上血腥的肉搏与厮杀、看见瘟疫或围城时无人收殓的尸体。作者一枝妙笔让一座城邦和一位特立独行的哲学家复活,并且让你相信,那早已远去2400年的过去并未也从未真的过去,当你在为远隔时空的城邦和哲人的命运慨叹的时候,也收到了来自过去的警示和劝导。 林中鹿藏: Lucy’s 23·看到三分之一微读下架了这种痛苦谁懂?对精神上浸泡在我执里的人迷恋不已。从31以后跟作者的情感完全共振,面对这样一本苏格拉底「头号粉丝」的实景幻想之作,竟原谅了她过度的情感激荡。与《特洛伊的海伦》里相似的纪录片质感——作者惯用的书写风格,虽然某些段落也会轻度不适,但能够像一个隐身的第三者一样重回历史,还是令人沉醉不已。对苏格拉底后期心理转向写得有点模糊,读到的更多是一种割裂,雅典的割裂和苏格拉底的割裂。身为民主的雅典人和身为追求善的哲学家这两个身份并没有完全处理清楚,但能从这故事中对民主祛魅,捕捉到的是作者对雅典的爱而不是对苏格拉底的爱······她真的理解苏格拉底赴死的动机了吗?到最后也没办法给出肯定的回答。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仍然是:爱具体的人,别被宏大叙事欺骗。 Kiyoko?: 草长鸢飞03 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我们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色诺芬和柏拉图的作品,但怎么辨别是虚构还是真实的?作者很厉害,不仅探索了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还描绘了那个时代的舆图,读完对苏格拉底和雅典的认识更立体了。在那个崇敬众神的时代,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的存在,关注内在美而不是肉体之美,强调过一种德性的生活,他通过提问催人思考,希望启发青年认识自我,寻求善的生活。他说他很像产婆,只不过他催产的是思想。他太特立独行、不合时宜了,那个时代容不下他,最终被以不敬神、腐化青年的罪判死刑,有机会逃走但为了维护雅典的法律,他拒绝了,以死明志太伟大了。 宝木笑: 苏格拉底死了,死在了公民陪审团的投票中,360票对140票,他该死。也死在了政治里,以克里提阿斯为首的三十僭主集团执政8个月,实行专制,人民奋起反抗,推翻极权统治,清算反动余孽,不巧,克里提亚斯是苏格拉底早年的学生。他死在了嚼碎的舌根里,他出身卑微,相貌丑陋,身材不好,衣品也差,却慢慢成了红人,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他的学生,他竟敢成为年轻人的偶像?竟然还说自己不是老师,玩儿不立文字那一套,贱人就是矫情!也死在了异样的眼光里,原本逃跑的一切都准备好了,最后竟然整西楚霸王那一套,不肯过江东,愚蠢愚蠢!只是,很多年后他的学生柏拉图想起老师依然会潸然泪下,一边流泪一边写下《理想国》,在书里,老师还活着,仍像平日里那样和大家毫无架子地热烈讨论,他知道老师一生最大的愿望其实就是好好活着…… Νταγκ Τζόουνς.: 2024.1.13-2024.1.24,50*12,618页。实际于6月读完。读过她的《伊斯坦布尔三城记》,不知道她的历史学家头衔如何得来,具体的研究方式和研究经历怎样,但不可置疑的一点她是还是一个节目主持人。作者十分擅长一种巨著式写作,并且试图填补某种领域的空白,伊斯坦布尔如此,本著亦如此,凡可有广泛而全面了,则必失于精细与专琢,比之于伊斯坦布尔三城记,此书质量实际上大幅下滑,雅典城邦的历史与苏格拉底人生之间,作者完全没有感情着于其间,文字总是在遣词造句和语意重叠往复间打转,形散而神不聚,书中散乱纷杂。如此速成一本煌煌巨著,如果无事可写,可以不写,如果无意需明,可以不明,"未经审视的写作不值得写"。

图书目录

序 引言 苏格拉底的戏剧故事——来源与方法 苏格拉底的记录者 地图 第一幕 雅典城 1 水钟:受审时刻 2 雅典娜之城 3 雅典市政广场的苏格拉底 4 国王柱廊 5 开场血祭 6 制约、平衡和魔法师 7 劝说或听从 8 珀伊托,劝说的力量 第二幕 青年苏格拉底 9 阿洛佩克:一位哲学家的诞生 10 凯拉米克斯——陶工和美少年 11 伯里克利:高尚社会,与作为高尚剧场的民主 12 提洛岛和一个帝国的诞生 13 帝国野望 14 漫步河边,在体育场里挥汗:苏格拉底的青年时代 15 体育场中锤炼出的战士 16 “黄金时代”的雅典 17 阿斯帕西娅:智慧与权谋 第三幕 士兵苏格拉底 18 萨摩斯 19 大展拳脚 20 士兵苏格拉底 21 魔鬼与德性 22 瘟疫 第四幕 新的众神,新的可能性:中年苏格拉底 23 猫头鹰银币和一只聪明的猫头鹰 24 雅典市政广场里的夸夸其谈 25 民主、自由权和言论自由 26 美好生活——入夜之后 27 德尔斐,神谕 28 认识你自己 29 贵族派、民主派与战争实况 第五幕 战斗继续 30 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二阶段——一场混乱的围攻 31 贬与褒 32 安菲波利斯 第六幕 苏格拉底与爱 33 《会饮篇》中的苏格拉底 34 爱的烦恼 35 噢,告诉我爱的真相吧 36 蒂奥提玛——一位入世极深的女祭司 37 小熊 38 赞西佩 39 亚西比得:头戴紫冠、目眩神迷 第七幕 砍倒最高的黍穗 40 米洛斯 41 受虐的断臂维纳斯 42 无意义的祭司:玩火 43 西西里 44 血染长河 45 狄凯里亚——封矿 46 恐怖时刻 47 阿吉纽西——卓尔不群 48 高大的罂粟,砍断黍穗 49 三十僭主 第八幕 苏格拉底的审判与死亡 50 替罪羊 51 一场申辩 52 暮光与曙光中的提洛岛 53 披枷戴锁的苏格拉底 54 遁离尘世 终曲 苏格拉底之墓——风之塔 后记 附录1敬奉阿佛洛狄忒 附录2 厄琉息斯秘仪 大事年表 致谢 文献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毒堇之杯"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时间隧道里的小怪兽
  • 咕叽咕叽大鸡肋
  • 远古森林深处
  • 雨中漫步
  • 犹向藤萝
  • 大号萝莉
  • 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
  • 怪她动情的脸
  • 雕刻成花
  • 投我以木瓜
  • 没病走两步
  • 寸舍难言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