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伊斯坦布尔三城记

了了风月
2天前 16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伊斯坦布尔三城记」,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伊斯坦布尔三城记 作者: [英]贝塔尼·休斯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Istanbul: A Tale of Three Cities 译者: 黄煜文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674 定价: 13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2667076

内容简介

“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 一座拥有三个名字的城市,见证拜占庭、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兴衰变幻。 本书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讲起,直到20世纪,前后贯穿近八千年,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的故事融会贯通,写于一书,以平易生动的叙事、翔实严 谨的实地考察和优美的笔调,探索这座“世界之都”,如何能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光阴中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探究它如何在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的交融影响下,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质。正如法国将军拿破仑所说,“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经由这一本书,我们将重新理解,什么是“世界性”,以及,作为世界公民的我们自己。 【编辑推荐】 ★ 《耶路撒冷三千年》出版社重磅推出,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一段被折叠的世界史。一座拥有三个名字的城市,见证了拜占庭、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崛起与陨落。它横跨欧亚大陆,以其绝佳的地理位置,占据世界的“十字路口”,成为世人眼中的“举世倾羡之城”,亦成为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发源与交汇之地。六千年来,人们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以及伊斯坦布尔。本书以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书写六千年来东西方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以包容多元的视角,展开一段被折叠的世界史。正如拿破仑曾所形容的那样:“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伊斯坦布尔必定是它的首都”。 ★ 一部流动的世界史,讲述土耳其如今缘何变成世界“新火药桶”。地处交通要道,横跨亚欧两大洲,在成为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国之前,这片土地就已经成为众人争抢的对象。从拜占庭、罗马时期的世界权力核心,再到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由盛转衰,一战时期的群雄割据,最后到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这片军事要塞的动态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变动,点燃的地缘政治烽火延续至今。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全局性的视野,从史前时代开始,讲述土耳其与希腊、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纠葛与渊源,为理解当今时代的世界权力格局提供参照。让我们从地理、信仰、文化和军事的多重维度,重新领略伊斯坦布尔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BBC 最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用纪录片的手法穿越八千年时空岁月,带你漫游神秘的伊斯坦布尔。牛津、剑桥教授,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BBC主持人贝塔妮•休斯花费十年,实地走访写成。以纪录片的手法,打破时空界限,回到故事的发生现场。书里描述的人物,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从平民到皇帝的查士丁尼大帝,由妓女扶摇而上成为皇后的狄奥多拉,竞技场的狂热群众,奴隶市场被贩卖的白奴,参加一战的英法士兵……不论你生活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都能从本书窥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巧妙联系。历史的风云变幻,而人们则在其中共享同样的际遇,分享共同的情感。了解伊斯坦布尔,就能了解四海一家的意义。伊斯坦布尔居民的故事,就是这个时代“世界公民”的故事。 ★ 一部有图、有文、有脉络、可靠好读的历史书,附珍贵插图和大事年表。全书共七十八个章节,条分缕析地讲述了从公元前6000年至20世纪,这座城市的兴衰际遇。书内另有三十余幅彩插、二十二幅地图、五十余幅黑白图片,包括约在公元300年到500年完成《普丁格地图》副本,世界上第一副伊斯坦布尔全景画,查士丁尼皇帝镶嵌肖像,《君士坦丁堡奴隶市场》、1922年试图搭船离开伊斯坦布尔的希腊难民……全景展现“昨日的世界”。书后另附二十余页大事年表,七十余页参考文献,帮助读者理清全书脉络,编织出关于伊斯坦布尔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全景图像。 【媒体评论】 本书极富生命力,也极为浪漫。了解伊斯坦布尔,就能了解什么叫“世界性”。这座城市提醒我们,我们的确是世界公民。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调度时间与空间的手法不落俗套。作者细数年代相隔久远的地点和事件,通过出乎意料的相互联结,将传奇的漫漫年岁诉说得波澜壮阔。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从书名《伊斯坦布尔三城记》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探讨了这座城市不停变化的特质。千年以来,伊斯坦布尔一直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本书的一大优势,在于休斯关注到了这个城市所有居民的生活,而不仅仅着眼于权贵阶层。她向读者介绍帝王和苏丹,也介绍奴隶和难民。休斯将目光投向这座城市的过往,以这样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这座城市的演变,并巧妙地指出持续地定义了这座城市的世界主义倾向。 本书的许多章节都从伊斯坦布尔一个任意地点发生的轶事展开,在详尽的描述后,同这座城市过去的辉煌岁月联系在一起。休斯的写作风格使得这本书相当平易近人,不论读者在此之前是否熟悉伊斯坦布尔,她剥开层层的时间与幻想,向我们展示伊斯坦布尔为何是人类故事中如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华盛顿独立书评》(Washington Independent Book of Review) 本书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的故事集于一册,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说起,直到20世纪。虽然前后贯穿八千年,但本书有如一幅熠熠生辉的镶嵌画,分割成短小精美的章节,生动地描绘了这座城市各种面貌的历史,并证明其影响力无远弗届。 ──《书商杂志》(The Bookseller) 贝塔妮·休斯这本热情洋溢的书是对这座城市三个化身的颂歌:古代时期的拜占庭,基督教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如今被称作伊斯坦布尔。休斯带领我们环绕了一座雄伟,神奇而神秘的城市,只有极少数的石头没有被她翻转过来。这是一部充满爱意的城市传记,描述了一座永不停滞、永不沉睡的城市。贝塔妮·休斯书写了一本重要的书,为这座光辉之城的过往赋予了生命。里面充满了迷人的小插曲,行文活泼生动。章节简短而充满趣味,大致上依照时间顺序排列,但作者偶尔也会突然迈出一步,去关注那些形形色色的话题。对于那些对这座城市已经有所了解的人来说,这本书会为他们带来很多乐趣,而对于那些一无所知的人来说,则更为迷人 ——《卫报》(The Guardian) 作者对久远历史的复杂性有很好的把握,她的文字兼具学术造诣和生动的细节刻画。本书展现了伊斯坦布尔奇异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作者简介

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 屡获殊荣的历史学家、作家,英国ZUI具影响力的媒体BBC主持人,专长是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与文化。贝塔妮长年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任教,还曾在康奈尔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地开设讲座,曾获颁萨金德教育奖、英国历史学会的梅德利科历史奖。她目前也在伦敦国王学院担任研究员和伦敦新人文学院的客座教授。贝塔妮的首部著作《特洛伊的海伦》(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被译为十国语言,广受好评;第二部作品《毒堇之杯》(The Hemlock Cup: Socrates, Athen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Good Life)不但是《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英国作家协会奖。此外,她也为英国广播公司、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历史频道和美国广播公司制作超过50部纪实影片和纪录片,收看人次已超2.5亿。

网友热评

浦东老男孩: 这是一本巨著,前后670多页汇成千年历史。它讲述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故事。基督教的堡垒,奇妙的教堂和宫殿的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这座亚欧桥梁让人着迷。 殷顽民: 注释部分不仅颇“有料”,作者征引的文献大部分都是近20年的专著或论文,主题并不局限于城市本身,而是涉及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的方方面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搜刮”学界的最新研究 看不见的城市: 这个分数也太高了吧,相较于《六百年》无论细节还是史实记录都弱太多,基本上就是《彼得堡》那种零碎的笔法,而八卦又比前者少,因此趣味性也低了许多。想要充分了解奥斯曼的还是建议读六百年,这本适合看电子书作为读过正经史书的补充,又或者钱多买本来装饰书架的读者。注释蛮有意思的,分三类:正经的参考罗列、弹幕、对八辈儿祖宗的感谢。 磨子桥王祖贤: 渐入佳境的历史书。。。只是啊。。。。。有些地方直接配上地图比较好。看的很懵逼 璃人泪@2011: 帕慕克带给我太多幻想了,如长卷里先声夺人的一景,本书却拉着我去看城市的全貌。纵使它体量不算小,仍只得个印象,叹其神妙,欲得其他细节之美,恐还要多读专注其他时期故事的“帕慕克”们、“休斯”们

图书目录

序言i 关于本书地名及专有名词的说明vii 导论001 第一部分拜占庭 公元前80万年—公元311年 第一章骸骨、石块与泥土014 第二章盲者之城018 第三章光明之城024 第四章波斯火029 第五章围城037 第六章葡萄酒与女巫044 第七章条条大路来自罗马:埃格那提亚大道053 第八章内敌065 第九章迫害069 第十章温柔的人必承受地土073 第二部分君士坦丁堡:上帝之城 公元311年—475年 第十一章米尔维安大桥战役086 第十二章黄金之城090 第十三章以基督之血的名义097 第十四章诸城之首102 第十五章信仰、希望、慈悲与《尼西亚信经》107 第十六章海伦娜114 第十七章生与死119 第十八章异教徒与王位觊觎者123 第十九章哥特人的入侵130 第二十章狄奥多西:和平鸽还是铁拳135 第二十一章天国之战与人间之战:加萨与亚历山大142 第二十二章异教空气中的基督教尘埃:新罗马149 第二十三章天上的雕像:苦行者155 第二十四章性与城市:宦官159 第二十五章旧罗马被劫掠:哥特人的入侵,第二部分163 第二十六章汪达尔人、智慧与匈人阿提拉168 第三部分新罗马 公元476年—565年 第二十七章圣母之城182 第二十八章黄金时代190 第二十九章地震与大火200 第三十章凤凰之城206 第三十一章奇观,奇观213 第三十二章法律与秩序217 第三十三章犹太人的城市222 第三十四章古典的城市226 第三十五章凡事都是虚空230 第四部分举世倾羡之城 公元565年—1050年 第三十六章蚕的旅程246 第三十七章君士坦丁堡253 第三十八章卡在安拉喉咙里的骨头257 第三十九章晚上是僧侣,白天是狮子264 第四十章拜占庭与不列颠尼亚267 第四十一章圣像与圣像破坏运动273 第四十二章亦敌亦友的维京人,俄罗斯的诞生280 第四十三章城墙之内288 第四十四章瓦兰吉卫队294 第五部分战争之城 公元1050年—1320年 第四十五章大分裂?310 第四十六章1071年、1081年的大小事314 第四十七章十字军之城320 第四十八章协商的僧侣与杀人的篡位者326 第四十九章威尼斯的危险,骑士王国332 第六部分真主之城 公元1320年—1575年(伊斯兰历720年—983年) 第五十章伊尔迪里姆:雷霆348 第五十一章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357 第五十二章暮光之城363 第五十三章极乐的居所368 第五十四章天上一神,地上一国375 第五十五章文艺复兴之城383 第五十六章生长着各种水果的花园390 第五十七章一枚钻石镶嵌在两颗蓝宝石之间398 第五十八章穆斯林的千禧年406 第七部分帝国之城 公元1550年—1800年(伊斯兰历957年—1215年) 第五十九章火药帝国与枪手:通事与宦官418 第六十章女苏丹当家424 第六十一章耶尼切里431 第六十二章维也纳大围城436 第六十三章白奴贸易与结核病443 第六十四章白高加索人449 第六十五章肥皂与天花454 第六十六章郁金香与纺织品460 第八部分叛乱与机遇之城 公元1800年(伊斯兰历1215年)以降 第六十七章噢,爱!年少的爱!474 第六十八章大屠杀479 第六十九章革命485 第七十章沙皇格勒491 第七十一章斯库塔里496 第七十二章单向沟通503 第七十三章玫瑰园里的病人509 第七十四章加里波利:帝国末日515 第七十五章红苹果529 第七十六章大灾难534 第七十七章最后的哈里发538 第七十八章全球的未来542 尾声550 致谢553 大事年表555 附录:其他的罗马帝国579 注释583

伊斯坦布尔三城记"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想你时有风
  • 风吟唱
  • 琉璃轻叹
  • 旧事重演
  • 小猪乔治
  • 不敢哭
  • 寰鸾
  • 月色夜
  • 毁他毁你
  • 幻影逐光
  • 半曲笙歌葬流年
  • 别堕落你没那资格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