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蔑视大众

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
2天前 13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蔑视大众」,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蔑视大众 作者: [德]彼德·斯洛特戴克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副标题: 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原作名: Die Verachtung der Massen: Versuch über Kulturkämpfe in der modernen Gesellschaft 译者: 常晅 出版年: 2024-10 页数: 152 定价: 55 装帧: 精装 丛书: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 ISBN: 9787305283529

内容简介

★大众,一个既充满谜团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现象 ★大众的声音从何而来? ★犀利、博学、深刻 德国当代哲学家斯洛特戴克锐评大众现象 【图书简介】 大众进入历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彼德·斯洛特戴克在本书中从埃利亚斯·卡内蒂的思想出发,阐述了大众主体一经形成,人群之间的距离便缩小,在人群聚集产生的黑色中,本质差异被废除,新的人为差异出现,即一种有区别的无差异性。他分析了文化斗争中针对差异的合法性和起源产生的争论,以及大众在后现代社会中基于大众传媒的结晶一般的聚集形式。 “大众,一个既充满谜团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它突然就出现在了那里,以前却是什么也没有。可能有几个人走到了一起,五个人、十个人或十二个人,不再多了。没有宣布什么,也没有期待什么。突然间,一切都变成了黑压压的人。”(埃利亚斯·卡内蒂)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彼德·斯洛特戴克,当代德国哲学家、文化理论家,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哲学和媒体理论教授。曾于2002年至2012年担任德国电视节目《哲学四重奏》的主持人。斯洛特戴克常自称是时代的诊断者,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评判,力求把握未知的未来,找到有利于现实的良方。他的代表作包括《玩世理性批判》《资本的内部》《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球面学》三部曲”等。他曾获欧洲政治文化奖和赫尔穆特·普莱斯纳奖。 关于译者 常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博士。译有《资本的内部》《购买时间》《海德格尔与妻书》《魏玛共和国的兴亡》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

网友热评

刀叢中的小詩: 《蔑视大众》——这本书蔑视得不是大众,而是平庸,他挑衅了“站队思想”和“从众心理”。很早的时候我就认识到了,控制一群人比控制一个人更为容易,不信,让他们抢盐好了。他认为江河日下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无数个人无组织的无能为力变成大多数人有组织的自我放弃”——他的愤懑和激昂,源于人性的集体沦丧。 陆钓雪de飘飘: 海德格尔在“常人”的模式中狡猾地唤醒了“此在”,使每个个人无一例外地参与到对最初有效的结论的蔑视中:我们总是被基础已经掏空了的他人瓦解到这种程度,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找到我们“自己”的存在。剥离自我发生在每一次激起本真性和个性之前。在这些前提下,可蔑视性必须作为一种必然存在之物出现,它烙印在此在的身上,因为它最初只能是与腐烂的他者一起的腐烂的共在。在常人自我中,庸俗的他者曾经优先于“本真的”自我,它可以变得几乎是高贵的。因此,人们在一开始就无法不轻蔑地生活,不可能不以常人的方式生活,不可能不分散地生活在无人的独裁中,因为目前每个人都只作为常人来到自己身边,而且通常都会保持这样。然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努力的重点是为转入非可蔑视性、转入激进的并且实际是高贵的生存做准备。 房间里的大象: 副标题的Versuch不是“实验”,而是“(理论的、探索的)尝试”的意思,完整翻译应为“试论现代社会的文化斗争”

图书目录

Ⅰ人群之黑 Ⅱ关于蔑视这个概念 Ⅲ双重伤痕 Ⅳ人类学差异 Ⅴ大众同一性:无差异性 后记

蔑视大众"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76556431@qq.com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千诗可叙
  • 来到我心
  • 无人缘
  • 是镜子总会反光
  • 棱角尽失
  • 我爱小爸爸我爱于果
  • 孤傲似冰
  • 岁如歌
  • 窺探你的生活
  • 雨还在夏
  • 大眼萌妹李荣浩
  • 慵懒.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