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若水文库) - 新京报书评周刊【8.9】

故事一半
5天前 25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若水文库) - 新京报书评周刊【8.9】」,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作者: 新京报书评周刊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400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若水文库 ISBN: 9787513350365

内容简介

聚焦性别身份困境,看见女性,看见女性学者 史无前例的豪华阵容,推心置腹的深度对谈 性别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拨开时代激变的迷雾,进入思想的另一半天空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毛尖、梁鸿、张莉、包慧怡…… 她们是业界翘楚,是历史亲历者 ,也是时代风向标 她们的生命经验,不满与困惑 ,野心与梦想,我们一起倾听、辨认、诉说、书写。 ------------------------------------------------ ★内容介绍 “女生不适合做学术”?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 “女同学只会死读书?” “不够理性、不够严谨、不够创新,不够……”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句话,身为女性,意味什么?为什么她们大都拒绝性别标签,甚至排斥在前面加上“女性”二字?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贺桂梅、梁鸿、张莉、包慧怡……她们虽然国别不同、领域各异、代际也参差不齐,但全是业界翘楚,是相应领域绕不过去的名字。对她们而言,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性别身份带给她们的,是束缚、壁垒,还是成就、自由?她们又如何在男性为主导的规范中涉水而行?《开场:女性学者访谈》试图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破除学术圈性别壁垒。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与11位学者展开了深度访谈,围绕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研究关键词,回溯了各自的思想脉络,盘点了她们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同样,这些生命经验也是大部分现代女性所共同拥有的痛与快乐。 ------------------------------------------------ ★编辑推荐 ————性别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今天,女性主义一路高歌,女性整体的生存境况是在恶化,还是在改善? 为什么年轻人都在拒绝内卷、开始躺平? 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 *聚焦性别身份困境,献给同样遭遇不公、有过困惑的读者的动人之作 *是思想脉络的回溯与梳理,更是“大转折时代”的阐释与前瞻 *史无前例的豪华阵容,忠实记录的真实心声 风靡东亚的社会学者、“日本最可怕的女人”、日本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上野千鹤子,国内最早从事女性主义研究的大佬戴锦华,火力十足、写辛辣影评的毛尖,开大陆非虚构写作之风的梁鸿,青年新锐包慧怡……她们始终站在思想前沿、身处转折之中。 ●关于女性与女性主义。 性别议题频上热搜的今天,我们真的实现平等了吗?从何种层面,女性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进一步说,女性,只关注女性问题吗? ●关于时代。 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时代激变、躺平声势渐高的今天,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关于个体。 身处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时代与个体、与自我的连接?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个世界? …… 这些是她们的困惑、愤怒与失望,回顾、阐释与前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从这点来看,学术只是她们阐释世界、理解世界的入口,是她们与我们的桥梁,所以我们说,《开场:女性学者访谈》也是一部关于女性与女性主义,关于时代,关于个人还能做些什么的警世与醒世之作。 ------------------------------------------------ ★名人推荐 我们都知道,想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女性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要更多。而她们的专业和坚持、存在和抗争,会成为各行各业女性前进时的灯塔,在身处黑暗时指明方向,在面对困境时抚慰人心。 ——祝羽捷 她们是思想者,也是创造者与探索者。基于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相互交流、理解、尊重的必要,人们应该听到来自她们的声音。这不仅仅因为她们对于性别所涉及的社会、文化、伦理乃至法律有着深入的思考,还因为她们与生活中的母亲和妻子一样,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女性。 ——蓝蓝 她们如此引人注目,同时又如此不成比例地稀少。 ——罗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令人难忘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对知识和真理的热情。这本生动而诚恳的访谈录让我相信,如果有更多女性投身学术,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正义,更加平等,更加友善。 ——汪民安 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女性学者的成就斐然,她们聚焦社会问题,深入学术探讨,也关心日常生活,用学术来表达她们对生活的思考。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的不仅仅是女性学者访谈,也是她们如何透过学术的棱镜,理解这个激变的时代。《开场》只是开场,一切都未完待续。 ——沈奕斐

作者简介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随《新京报》创刊,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宗旨,以“阅读需要主张”为核心,坚持以书的文化价值为取向,聚焦国内外优秀的作家、作品、书评,具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体验、文化现象等,将热点传播和深度访谈相结合。

网友热评

奈良暴走鹿: 毛尖那篇拉低全书水准,为了表现风趣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让人厌烦 Ryuyu: 很失望,有几篇勉强还行,可以看看上野千鹤子 贺佳梅 黄盈盈,这三篇读到一些基于个人研究领域和生存经验的独立思考。总的来说这本书没什么新东西,打的女性访谈的名号,有个别受访者可能连女性主义的书都没读过,更不要说对社会结构下女性生存境况的愤怒和反思,讲一些莫名其妙陈词老套空泛无聊布尔乔亚超标的东西,看得想笑,这就是当今名校一流的学者们?这么陈腐不真诚和离地能做好学问吗,又谈何榜样。这本书至少漏了一个人,应该采访下张屏瑾,可能会比里面的个别老师有新鲜见解。另外上野那篇上野每次试图对话问中国是怎么样的记者突然惜字如金打哈哈敷衍过去真的23333 粟冰箱: 她们的生命真开阔啊,让人由衷地感到被激励。

图书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她们走过的路 霍克希尔德:社会学的“局外人” Part1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写作 Part2未完成的革命:情感社会学、女性主义与政治极化 上野千鹤子:成为,上野千鹤子 Part1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与#MeToo遗留问题 Part2照护研究、“守山”时代与女性贫困 Part3性别身份、学术影响与未来期许 戴锦华:仍然在路上 Part1学思历程:危机与应对 Part2现实追问:清理债务与反思批判 Part3性别议题:女性主义与文化困境 尾声:对生命的敬畏 邓小南:选择宋史,选择以教师为天职 Part1学思历程:做学问与当老师 Part2性别身份、女性研究与代际传承 陆晔:“可见”,是社会身份建构的第一步 Part1新闻学:理论与反思 Part2性别身份、女性境况与未来期许 贺桂梅:重启人文学的思想力 Part1性别身份、性别研究与理论失忆 Part2新启蒙、现代化理论与人文学的想象力 Part3女性榜样、治学生活与学术抱负 黄盈盈:一位研究“性”的社会学家 Part1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Part2性别身份、性与社会议题 梁鸿:写作是一种“自我搏斗” Part1学术之路:从女性文学到梁庄书写 Part2非虚构写作:布满叙述“陷阱”的历险 Part3故乡:难以摆脱的情感结构 Part4“打工文学”与“小镇做题家”:警惕公共话语对群体的特殊化 毛尖: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App Part1学思历程、理论与方法 Part2影视剧研究 Part3专栏写作、性别身份与社会议题 张莉:回到女性写作的发生现场 Part1学术历程、现代女性文学与历史现场 Part2性别观调查与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分野 Part3新生代作家、新女性写作与非虚构传统 包慧怡:生活在中世纪的缮写室 Part1学术与制度 Part2语言与写作 Part3文学与公共 参考文献 索引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如此陌生
  • 坐拥你怀
  • 别学我
  • 伏象啸天
  • 赐予相伴多年的缘分
  • 末班车的终点在哪
  • 以朋友之名深爱占有不分手
  • 小晴日记
  • 太多的挽留为何说出口
  • 穿心文曜
  • 神经病院钻石会员。
  • 从安三岁啦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