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致命敌人: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准备

第五人创意名字
3天前 17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致命敌人: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准备」,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致命敌人 作者: [美] 迈克尔·T. 奥斯特霍姆/[美] 马克·奥尔沙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准备 原作名: Deadliest Enemy: Our War Against Killer Germs 译者: 张彦希/张瑾/黄怡洁/王宸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371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19697

内容简介

拜登-哈里斯新冠疫情特别顾问、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作品 2017年就曾预警了全球大流行病疫情袭来! 当下一次大流行病到来,不要再说 “我们没有得到警告” ================================= 传染病是21世纪全球头号威胁,因长期存在且难以察觉,成为全人类的致命敌人。大流行病的暴发,一夜之间改变全球的贸易、工业、旅行和日常生活,我们所关切的不仅是感染率和死亡率的数字,还有疾病对世界经济、政治、人类福祉的次生灾害。 但如今我们对现代大流行病的类型、传播途径、治疗手段和预防方法了解得太少,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给予的关注和投资太少。每当人类战胜一次重大疫情,常将疾病的伤痛和损失抛诸脑后。只有少数科学家在积极准备应对下一次流行病。 作者以美国流行病专家、传染病研究与政策负责人的视野,讲述他在艾滋病、结核病、疟疾、SARS和MERS直至新冠暴发期间40余年的工作经验与个人回忆,让大流行病的全貌走出公卫教科书,走进21世纪的真实社会环境。他不仅解答什么是流行病、如何为致病微生物分类、疾病的传播方式与防治等基础科学常识,也讲述流行病学家作为“疾病侦探”缉捕病毒“真凶”的悬疑故事,尽早救治患者并防患于未然。 书中以精彩推演预言了当前全球传染病肆虐的图景,什么是阻碍我们应对重大疫情的现实因素?疫苗研发因为周期漫长而半途而废,人们习惯相信疫苗有害或无效的谣言,患者和医生因恐惧而滥用抗生素,在部分地区,由于饮食需求和传统习俗,人们无力阻止病毒的动物宿主扩散疾病…… ==================== ☆ 重要作者:拜登团队新冠疫情特别顾问,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流行病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3年前撰写本书,意在预警大众,优化全社会的公共卫生环境。 ☆ 全局视野:扫描全球传染病和防疫行动的现状,不仅是有关传染病的基本常识,还有全社会的公共卫生行动该如何应对疾病。“教科书上的防疫知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而本书将人人畏惧的瘟疫带入21世纪的真实状况。 ☆ 精准前瞻:本书于2017年出版,运用科学理论推演,预言了全球大流行病的到来:航班停飞、医院关闭,失业率激增,政府信任危机……美亚读者评论:“书里所写的一切,就和昨天的新闻头条一模一样!” ☆ 40年经验:作者亲身经历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埃博拉、SARS、新冠肺炎……讲述个人成功救治患者、发现致病原因的回忆,还有未能阻止疾病的暴发时的挫败与反思。 ☆ 真诚建议:终章“生存战略”为全球未来防治传染病提出“危机议程”:4个优先级别,9项实际建议……如果科学家的建议得到采纳,今日全球疫情将会怎样? ☆ 我们能做什么:什么是大流行病一次次卷土重来的原因?普通大众如何为下一次必将到来的大流行病做准备?信任并按时接种疫苗,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改变容易致病的饮食和风俗习惯,改善卫生条件,增加应急储备…… ☆ 悬疑故事:本书执笔人马克·奥尔沙克作为著名悬疑小说家,贡献了跌宕起伏的小说般的叙事,流行病学家的故事,就如同“疾病侦探”,在病患群体中寻找蛛丝马迹,侦破致病微生物“凶手”。

作者简介

迈克尔·T.奥斯特霍姆(Michael T. Osterholm) 美国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顾问 拜登-哈里斯团队最新聘任新冠疫情特别顾问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董事会席位教授,公共卫生管理系首席教授,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CIDRAP)主任,创始人之一。他在24年来服务于明尼苏达州卫生部门、美国疾控中心;40年间对艾滋病、结核病、蚊虫病、流感、埃博拉、SARS、MERS等全球重大疫情进行研究与防治。他是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他的两本科普著作,《活生生的恐怖》(2001年)和《致命敌人》(2017年)均为《纽约时报》榜单图书。 马克·奥尔沙克(Mark Olshaker) 美国作家、编剧 本书执笔者,曾与前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合著多部悬疑小说,代表作包括大卫·芬奇执导剧集《心灵猎人》(MindHunter)的原作小说,担任制片的系列纪录片曾获艾美奖。 ================= 名人推荐: 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博士是‘对抗微生物战斗中的保罗·列维尔’。对我们这些窥视地平线、看到敌人的人来说,他的工作是英勇的、批判性的。 ——迈克尔·莱维特,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 这本书将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它语言清晰,富有文采,作者运用潜台词来推动叙事,堪比斯蒂芬·金的惊悚小说。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写就的。如果有很多人或需要此书之人读了它,将会带来其他书几乎无法实现的效果:它将拯救许多人的生命。 ——约翰·M. 巴里,《大流感》作者 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对人类越来越容易受到疫情暴发和流行病的影响表示关注,甚至提出警示。在《致命敌人》中,他未雨绸缪,旨在优化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 ——劳里·加勒特,普利策奖获奖作家,《逼近的瘟疫》作者 作为一位负责州福利制度和卫生管理的前州长,同时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安全的前美国参议员,我为《致命敌人》点赞,这本书使人醍醐灌顶,为我们敲响了重要的警钟。它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人性化故事和医学侦探剧,而且还阐述了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巨大挑战,以及为避免死亡而需要采取或加强的行动。 ——鲍勃·格雷厄姆,前佛罗里达州州长,美国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

网友热评

东林皆石: 1、人与病毒共存: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艾滋病;流感;SARS/MERS;抗生素耐药性;食源性疾病;人畜共患疾病(埃博拉、禽流感);疫苗与疾病(脊髓灰质症、麻疹、天花);生物恐袭/两用性/功能性获得研究;媒介传播疾病(鼠疫、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黄热病) 2、公共卫生重点:预警与预防;卫生设施(水源、下水道系统、食品安全);通用型疫苗;抗感染药物;病媒控制/公共宣传/隔离措施;医药产业链安全;国际合作联盟 ⚡️: 围绕大流行病,归纳了人类面临的四个最大的威胁,提出了9个优先事项。从应对大流行病的角度,作者说:“最困难的部分可能就是不谈政治。”而在今天,最困难的局面就是疫情政治化。 Z某人: 2017年就出了第一版,里面许多观点在COVID-19依然肆虐的当下堪称预言之书。无奈科学家的深刻洞见敌不过商业利益至上和政治角逐。其中有一章中除了Z国和M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名字都能光明正大的印出来,这就有点黑色不幽默了。不过,未来人类因为细菌的耐药性或者因大流感而灭亡,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口袋小伙伴: 用棉条还死过人这我是没想到的…想想知乎上那些把棉条忘在身体里一个月后才想起来的妹子也真是命大…甚至还有一次塞了两条的(;´∀`)

图书目录

2020年新版序言i 2017年原序xi 第1章黑天鹅与红色预警01 第2章公共卫生年鉴19 第3章白大褂与破鞋子31 第4章威胁矩阵55 第5章微生物的自然发展过程67 第6章世界新秩序77 第7章传播途径:蝙蝠、虫子、肺和阴茎87 第8章疫苗:箭筒里最锋利的箭97 第9章疟疾、艾滋病和结核病:让我们永志不忘117 第10章功能获得与两用性研究:《弗兰肯斯坦》中的情节133 第11章生物恐怖主义:打开潘多拉魔盒149 第12章埃博拉:走出非洲171 第13章SARS和MERS:未来预告189 第14章蚊子:公共卫生的头号敌人211 第15章寨卡病毒:料想未料之事241 第16章抗微生物药:公地悲剧253 第17章抗击耐药性277 第18章流感:传染病之王295 第19章大流行病:从无可言说到不能避免311 第20章消除流感329 第21章生存作战计划343 致谢365

致命敌人: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准备"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催色
  • 暴疯语
  • 香烟不离手
  • 雨中情
  • 春事又成空
  • 深爱如初
  • 住平生
  • 孤単何惧
  • 来路当做归途
  • 为千秋
  • 长歌对月
  • 星漫游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