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不平等的童年: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

我满脑子装的都是你
2天前 13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不平等的童年: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不平等的童年 作者: [美] 安妮特·拉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 原作名: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译者: 张旭 出版年: 2009-12 页数: 324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日常生活批判系列 ISBN: 9787301165294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加州大学社会学学士(1974),伯克利大学社会学硕士(1978),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博士(1984),1990-2005年为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2005-2008年为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主要关注非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表作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还著有《家庭优势》(Home Advantage,2000,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社会学分会Willard Waller奖)等。

网友热评

万宋伊: 在农村长大的我就是成就自然成长的典型了,每天放学就是山里野,那段时光快乐吗?更多的是无聊吧。感觉要把两种教养方式结合会更好,经常回家的时候看到邻居家的小孩就在想她们好可怜,父母除了不给他们饿着,不让他们没学上,其他真的就没提供什么了,把塑造大脑的最佳时期就这样浪费了,所以很讨厌那些没事就生小孩的人。 脱钩的鱼: 今天看到一位编辑老师的对另外一本书的策划思路,瞬间想到这本。看完很久了,里面阐述的内容印象依然很深。阶级固化好像是个很大的词,其实从出生就开始影响我们了。打破阶级固化,让阶层流动,起码是向上流动,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意识。深远一点想,当阶层、阶级不再流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口众多的底层民众必然会反抗,以不稳定、流血的代价打破壁垒,这便是所谓的“革命”、战争,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 Elact: 这本书应该原型是一篇学者发表的paper,学者辛辛苦苦做field research,我们作为读者随便翻一翻,或者看看豆瓣上的书评,就能把一本书的精髓(也就是几个结论)得到手,太划算了。本书是说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赤贫阶级抚养子女的不同手段,以及这些教育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未来获取世俗成功的。 rachel: 有些人的起点就已经是有些人努力一生还不一定能到达的终点了…… 永思: 又是断断续续读了一年,终于读完了。。。"童年就是最大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遗传上,更体现在资源的享有、观念和人格的塑造上

图书目录

鸣谢 第一章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 第二章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 第一部分组织日常生活 第三章协作培养的忙碌节拍加勒特·塔林格 第四章孩子的节拍泰雷克·泰勒 第五章孩子的玩耍是属于孩子的卡蒂·布林德尔 第二部分语言的运用 第六章发展孩子的能力亚历山大·威廉斯 第七章语言作为社交生活的渠道哈罗德·麦卡利斯特 第三部分家庭和教育机构 第八章存在于团体机构范围内的协作培养斯泰西·马歇尔 第九章跑偏了的协作培养梅勒妮·汉德隆 第十章让教育工作者带路温迪·德赖弗 第十一章遭皮带毒打,又害怕"上学"小比利·扬内利 第十二章社会地位的力量和局限性 附录一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中持久的两难境地 附录二理论理解皮埃尔·布迪厄的著作 附录三辅助表格 注释 参考书目

不平等的童年: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重拾热情
  • 哥屋恩
  • 你笑起来真美
  • 你却无回眸
  • 跟姐走放飞你的梦想
  • 海棠泣血
  • 好讽刺的说配不上我
  • 人红绯闻多
  • 鲜有永久
  • 孤影逐风
  • 十梦有她
  • Charm猫姬S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