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

i你好吵
20小时前 100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无需下载在线播放视频,畅享原画5倍速,支持电视投屏。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 作者: 吴敬琏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1-1 页数: 1264 定价: 19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2670410

内容简介

在对中国基本问题研究得不深不透、得不到可靠的分析框架支持的情况下,仓促采取就事论事的应对措施,由于未能触及事情的根本,往往非但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相反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如果发生“数典忘祖、引喻失义”的扭曲,就更会使好不容易取得的认识成果付诸东流。 集结在《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的三本书《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正是力求亡羊补牢,按照经济科学的要求,讨论与中国发展和改革相关的基本问题。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发表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前,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张目的作用。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是制定国家“十一五”规划前的一场大辩论的产物,详细地讨论了诸如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如何通过改革建立实现这一转型所需的制度环境等相关问题。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全面观察并深刻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囊括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农村、企业、外贸、金融、财税等各个部门以及社会保障、危机治理、政治体制等宏观经济和社会政治层面的改革历程。书中收录了各改革阶段中最主要、最有影响力的主流观点,既有各项改革措施之推动者的声音,也有反对者的声音。

作者简介

吴敬琏,1930年生,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2011年,国际经济学会(IEA)授予他荣誉会长的称号,以表彰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以及中外学术交流的杰出贡献。 由于他力主市场经济改革,被人们称作“吴市场”。他是中国比较制度分析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改革有助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他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动增长模式转型等),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网友热评

Isaac Zhang: 在经济部门工作一年有余,如果理解清楚吴老改革的思想,也不枉这一段经历了! 无明: 三套书合集,可以收藏,作为经济史的侧面了解 LoveLifeLee小窝: 非常棒,包含吴老不同时期写作的3本书,给出了横向纵向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对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困境与改革规划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读性很强,对非专业出身人士非常友好,个人评分9.6。

图书目录

写在前面 . Ⅰ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 第一讲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讲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第三讲中国不能没有生机蓬勃的企业 第四讲竞争性市场的形成 第五讲宏观调控体系 第六讲改革的战略选择 第七讲行政性分权,此路不通 第八讲跨越企业承包制 第九讲利益关系的调整和新利益格局的建立 第十讲经济改革、政治民主与观念更新 第十一讲农村社会的变革 第十二讲改革时期的发展方针 附录经济体制中期(1988-1995年)改革规划纲要 . Ⅱ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 第1章导论 1.1写作缘起 1.2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1.3本书的结构 第2章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1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2.2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2.3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第3章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3.2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3.3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第4章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4.2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4.3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第5章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5.1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实施效果 5.2出口导向政策导致的问题 第6章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1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6.2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 6.3改革攻坚,建立健全集约增长的制度基础 6.4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 附录1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2004) 附录2“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 附录3广东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8) . Ⅲ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 第一篇总论 第1章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1.1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想 1.2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3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4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1.5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第2章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2.1行政性分权(1958~1978) 2.2增量改革(1979~1993) 2.3“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第二篇部门专论 第3章农村改革 3.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营制度的特殊要求 3.2承包制改革以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3农业承包经营(“包产到户”)的推行和效果 3.4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前景 第4章企业改革 4.1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 4.2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 4.3国有企业的公司化 4.4改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5章民营经济的发展 5.1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5.2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私有部门的成长 5.3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6章金融改革 6.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与金融 6.2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6.3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 6.4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议题 第7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7.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7.21980~1993年: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 7.3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7.4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 第8章对外开放 8.1中国从内向型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8.2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8.3经济特区的构建和开放地区的扩展 8.4外商直接投资 8.5中国对外开放前景 第三篇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9章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9.1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其分类 9.2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 9.3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第10章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10.1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10.21979~1996年间的四次经济波动 10.31997~2008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波动 10.4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第11章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11.1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11.2中国政府的政治改革规划及其进程 11.3中国转型期中的社会矛盾 11.4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篇简短的结论 第12章结束语 12.1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它的发展前景 12.2全面推进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吴敬琏论改革基本问题"网盘下载"

版权说明

1、本站不保存、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以上二维码指向为网盘资源链接,其内容归对应版权方所有
2、如有侵犯版权的情况,请点击下面举报/反馈按钮反馈或发送邮件[email protected]投诉说明情况
3、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页面内容,谢谢理解和配合

这些人下载过 (12)
  • 妖魔鬼怪统统走开
  • 岁月不休
  • 不分手的恋爱那是歌
  • 体温灼热
  • 粉红色少女
  • 魅力是否取决于美丽
  • 落影执迷离
  • 软妹心
  • 笑往刀里藏
  • 来路当做归途
  • 与你在山清水秀间
  • 我给不了你的幸福
最新回复 (0)

    暂无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